漆膜太薄、漆膜过厚漆膜缺陷处理方法
一、漆膜太薄
常见原因:
(1)槽液的固体含量过低。
(2)泳涂电压偏低,泳涂时间太短。
(3)槽液温度低于工艺规定的温度范围。
(4)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偏低。
(5)槽液老化,使湿漆膜电阻过高,槽液电导率低。
(6)极板接触不良或损失,阳极液电导太低,被涂物通电不良。
(7)电泳后冲洗过程中UF液清洗时间过长,产生再溶解。
(8)槽液的pH值太低(MEQ值高)。
解决方法:
(1)提高固体含量,保证固体含量稳定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,固体含量的波动.好控制在0.5%(质量分数)以下。
(2)提高泳涂电压和延长泳涂时间,使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。
(3)注意定期清理换热器,检查其是否堵塞,加热系统及示温元件是否出了故障,槽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。
(4)添加有机溶剂调整剂,使其含量达到工艺规定的范围。
(5)加速槽液更新或添加调整剂,提高槽液电导和降低湿涂膜电阻。
(6)检查极板是否有损失(腐蚀)或表面有结垢,一定要定期清理或更换极板,提高阳极液电导,检查被涂工件通电是否良好,挂具上是否有涂料附着。
(7)缩短UF液冲洗时间,防止再溶解。
(8)添加中和度低的涂料,使槽液pH值达到工艺范围内。
二、漆膜过厚
常见原因:
(1)泳涂电压偏高。
(2)槽液温度偏高。
(3)槽液的固体含量过高。
(4)泳涂时间过长(如悬链停止等)。
(5)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过高,槽液熟化时间太短。
(6)工件周围循环效果不好。
(7)槽液电导率高。
(8)阴阳极比不对,阳极位置布置不当。
解决方法:
(1)调低泳涂电压。
(2)槽液温度..不能高出工艺规定,尤其是阴极电泳漆,漆温过高将会影响槽液的稳定性,维持槽液在工艺规定的温度范围内。
(3)将固体含量降到工艺规定之内,固体含量过高不仅使漆膜过厚,而且表面带出槽液多,增加后冲洗的困难。
(4)控制泳涂时间,在连续生产时应尽可能避免停链。
(5)控制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,排放超滤液,添加去离子水,延长新配槽的熟化时间。
(6)检查泵、过滤器及喷嘴是否堵塞,并维修调整之。
(7)排放超滤液,添加去离子水,降低槽液中的杂质离子的含量。
(8)调整极比和阳极布置的位置。